4月22日,浙江省教育廳等十一部門發布《關于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基礎上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要求中小學取消一切形式的集體文化補課,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嚴控使用APP布置作業。
《意見》提出,到2030年,實現浙江省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和近視程度明顯下降,高度近視發生率顯著降低,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以內,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近視率分別下降至38%、60%和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到25%以上。
為達到該目標,浙江省要求發揮學校在近視綜合防控工作中的基礎作用,減少持續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和強度,增加戶外活動、課外活動和體育活動時間。
《意見》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高中階段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寄宿制學校要縮短學生晚上學習時間。加強考試管理,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控制統一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1次,其他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和排名;嚴禁以各類競賽獲獎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嚴禁以各種名義組織考試選拔學生。中小學取消一切形式的集體文化補課。
廣告
此外,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擅自帶入課堂。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嚴控使用APP布置作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浙江省教育廳今年2月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曾提出嚴禁使用APP布置作業,引起廣泛討論。業內人士認為,這將對學習類APP較大影響,尤其那些提供作業分發和批改等服務的APP將面臨業務轉型。但在《意見》正式出臺時,浙江省將“嚴禁”改為“嚴控”,為相關APP留下了“一線生機”。
自去年起,學習類APP在中小學校的使用已被納入監管。2018年12月,教育部下發《關于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學習類APP進校園備案審查制度,按照“凡進必審”“誰選用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雙審查”責任制。未經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同意,教師不得隨意向學生推薦使用任何APP。
新京報記者 馮倓秋 編輯 潘燦 校對 張彥君
針對有家長舉報培訓機構“奧達教育”違規組織小升初選拔考試一事,4月22日,西安雁塔區教育局一名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由于舉報人是在違規考試后舉報的,教育局無法掌握充足證據,“如果考試收費了,那就涉嫌詐騙,建議家長們事后向公安部門報案?!?/p>
據西安一學生家長藍先生反映,今年1月,“奧達教育”違規組織小升初選拔考試作為西安市鐵一中濱河學校提前錄取學生的依據,他向教育部門進行了舉報。
之后相關方面作出回應,教育部門稱被指作為考場的“奧達教育”培訓點為無證經營培訓機構,已關停;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則聲明:學校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未向任何培訓機構授權或合作進行相關考試。
藍先生還稱,被舉報人通過中間人讓他“不要再鬧了”,懷疑自己的身份被泄露。對此,雁塔區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因為牽涉到退還考試費用,所以教育局曾和舉報人溝通過,向被舉報人給出了舉報人的信息,保證其收到退款。
家長舉報:有機構違規組織小升初“點考”
西安市民藍先生(化名)告訴澎湃新聞,今年1月12日,他從女兒的家教岳萌(化名)處得知有西安市鐵一中濱河學校小升初“點考”的消息,他通過該家教向培訓機構“奧達教育”提供了報名信息,包括參考學生姓名、學校、父母姓名、單位、電話、身份證號等,并交了300元考試費。
1月13日上午,藍先生帶孩子前往西安雁塔區曲江池西村的一家“奧達教育”培訓站點參加考試。
藍先生稱,考試前,他在前臺掃碼加入了一個名為“2019小升初政策交流群”的微信群。
據其提供的群聊截圖顯示,當天10時30分,群主、“奧達教育”相關人員“Ren”在群內發布多條通知和說明,通知各報名老師收集參考學生和家長的個人信息之外,還要求家長準備學生的電子版照片,標上名字和座位序號,發送至一個郵箱。
西安的夏女士(化名)稱,她和藍先生一樣也在群內,她通過好朋友孩子的課外補習教師知道了這次“點考”,抱著“試試”的心態,帶孩子參加了考試。
“碰到了不少熟人,孩子都在那兒考?!彼f,“現在家長都跟無頭蒼蠅一樣,只要有個信息就去(考)了?!?/p>
和藍先生不同,夏女士稱,在此次考試中,她交的考試費用是200元。她回憶,孩子考試時,上百名家長在場外等候,考試沒有固定座位,語文和數學是一張卷子,約進行了2個小時,“孩子的反饋是有些難度”。
藍先生稱,考試后有家長在群內詢問考試結果?!癛en”在群內表示:以學校通知為準,沒有通知的就是沒有提前錄取了。
2月28日,“Ren”發了一條招生消息:鐵一中濱河小升初定向培訓班近日即將開班,內容是針對鐵一中濱河面試題庫精選、押題、模擬訓練,另外開設鐵一濱河特訓班。
3月30日,“Ren”在群內告知:部分家長反饋已接到學校通知。這讓群里“炸了鍋”。藍先生和夏女士等多名家長表示未接到通知,有家長在群內提出“成績為何沒有發送”“錄取比例是多少”等疑問,還有家長在群內質疑這次考試是場欺騙。
“大家都在問,但群里沒有人出來說自己被錄取了?!毕呐空f。
對于家長的質疑聲,“Ren”回復:掐尖考試本就不是正常的考試,各個學校對于這類考試也有自己的安排,希望家長理解?!坝袕娏耶愖h的家長,請把孩子名字留下,以后政策不予通知?!?/p>
藍先生稱,到了今年4月3日,他發現“奧達教育”又要組織一次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的“點考”,這次,他選擇向教育局舉報。
教育局:培訓點無資質,若收費考試可能涉詐騙
根據藍先生提供的微信截圖,4月2日17時許,“Ren”在上述“2019小升初政策交流群”中發布通知:“小升初意向濱河的家長請速與我聯系。(私下添加好友溝通)”
藍先生添加“Ren”好友后,“Ren”告知他:4月3日有一場鐵一中濱河??純日?,人數有限,報名費300,考點濱河校內,需要發送孩子資料。
藍先生認為,1月13日那次考試后多數家長未接到任何信息,時隔3個月后的這次考試不可信任。
4月3日上午9時許,藍先生向西安市教育局以及12345市民熱線對這兩次考試進行了舉報。
藍先生稱,西安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他,任何校外培訓機構組織的提前錄取考試,都是違規、欺騙性的假考試,會立刻派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所屬的灞橋區教育局調查。
根據群聊記錄,4月3日上午9時,“2019小升初政策交流群”還有新人入群,當天下午2時許,該群即被解散。藍先生及夏女士稱,群里的人數最多曾達到200多人。
4月22日,西安灞橋區教育局一位晏姓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稱,4月3日接到舉報后,教育局工作人員隨即前往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檢查。大約中午11點10分左右到了學校,去的時候沒打招呼,連校長都不知道,“我們直接把車開進學校,實驗樓、宿舍樓都看了,沒有發現考試現場”。
另一方面,西安雁塔區教育局一名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示,4月初接到舉報后,已經前往位于曲江池西村附近的“奧達教育”培訓點執法。經查,該培訓點為無證經營培訓機構,沒有任何辦學資質,已經讓對方關停。
雁塔區教育局另一名相關負責人稱,現場檢查時,對方正在拆牌子,準備搬家,無學生在內,但由于教育局沒有處罰職能,即使對方無證辦學,違規組織考試,對其負責人沒辦法追責和罰款?!斑`規收費,就讓他給家長退費。如果(搬了)還繼續在我們轄區,就去查?!?/p>
該負責人還稱,由于舉報人是在違規考試后舉報的,教育局無法掌握充足證據進行查處。他說,“今年具體升學政策還沒有出來,有沒有面試還說不清,但肯定沒有考試這一說。如果考試收費了,那就涉嫌詐騙,建議家長們事后向公安部門報案?!?/p>
當被問及涉事家長在上述考試中付出的費用如何退回,他回應,還未接到其他家長的退費投訴。不過,夏女士告訴澎湃新聞,她和朋友已經收到了退回來的考試費用。
此外,上述灞橋區教育局晏姓工作人員介紹,“奧達教育”在鐵一中濱河學校家屬區也有一個托管點,只在席王街辦備案,而沒有在區教育局備案,因此也不具有教育培訓的辦學資質。近日區教育局去檢查時發現,該托管點內沒有學生,房屋正在改造。
“奧達教育”是誰?學校曾兩度否認與其合作
由此,西安民辦名校鐵一中濱河學校被卷入“聯合培訓機構違規組織提前考試”的質疑之中。
2018年12月3日,西安市教育局發出《關于嚴禁義務教育民辦學校違規招生的通知》,其中強調,民辦學校嚴禁自行組織或聯合社會培訓機構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
2019年4月3日,藍先生舉報當天,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在其官網發布《聲明》稱,學校嚴格按照市區教育部門有關民辦學校招生的相關規定執行,并未組織任何相關考試,也未向任何培訓機構授權或合作進行相關考試,請廣大家長朋友不信謠、不傳謠。
澎湃新聞搜索發現,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被與“奧達教育”聯系起來已不是第一次。
2017年11月,西安鐵一中與鐵一中濱河學校聯合發布《聲明》稱,學校從未開辦任何教育培訓機構,從未與“奧達教育”“西安奧達鐵一濱河教育**學?!钡扰嘤枡C構聯合辦學。凡上述培訓機構涉及有關學校招生、就讀等信息發布均系其單方面行為。
4月5日,陜西奧達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在《華商報》上發布的《嚴正聲明》,稱公司從未以“奧達教育”為名稱注冊任何培訓機構,也未與任何它方單位聯辦任何培訓機構,任何“奧達教育”的培訓均與該公司無關。
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理事長王發友為陜西奧達集團董事長?!疤煅鄄椤毙畔@示,王發友是陜西奧達教育投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另據藍先生介紹,他家孩子的家教岳萌通過微信告知他,一名自稱來自“學而優教育”培訓機構的李姓老師稱,“學而優教育”與“奧達教育”為合作關系。
微信對話中,這名李老師多次稱,“奧達教育”組織的考試西安市鐵一中濱河校區知曉,也共同參與,為真實可靠的合法性考試;其還稱“奧達教育”在教育局系統內“有關系”—— “教育局查過來了,多虧我們還有關系,要不然直接把我們給關門了”……
而對于李老師有關“奧達教育”在教育局系統內“有關系”的說法,上述接受澎湃新聞采訪的雁塔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肯定不存在”。
舉報人稱信息遭泄露,教育局:為退款給出信息
舉報“奧達教育”后,藍先生稱他并未松下一口氣。他稱,他舉報的信息以及前往雁塔區教育局反應情況的經歷,遭到泄露。
藍先生稱,4月3日致電舉報后不久,他接到西安市教育局紀檢組的來電回訪,工作人員表示將盡快處理此事,并征求其同意進行實名舉報,他則提出,要求保護舉報人的個人隱私。
藍先生稱,他舉報后,“學而優教育”的李老師通過家教岳萌與他溝通。他提供的與岳萌4月8日的聊天記錄顯示,李老師稱,被舉報人已知曉藍先生的舉報行為,并貼出藍先生及孩子的姓名、電話、所屬學校等信息。
藍先生懷疑自己及孩子的隱私被泄露,擔心正值升學關鍵期的孩子將受到區別對待?!昂⒆颖緛砻刻於甲约夯丶?,但現在我擔驚受怕,只能每天接送?!彼f。
藍先生稱,4月8日,他再次聯系西安市教育局,提出“查明泄露舉報人信息的教育局工作人員”的訴求,相關負責人回復馬上調查。
10日下午,他通過岳萌再次得知,李老師再次表示“不要再鬧了”。
4月17日,藍先生致電雁塔區紀檢組。他說,一名辦公室干事稱,領導在區教育局內部人員中逐個談話,并未發現泄露信息的情況。
不過,藍先生并不認同這一說法。他表示,為保護舉報人信息,就算是退費,也可以先退還給教育部門,再轉交給舉報者。
4月23日,陜西渭臨律師事務所張春林律師向澎湃新聞表示,舉報人實名舉報后,行政機關對于舉報人的身份信息應予以保密,即產生了行政機關的保密義務。行政機關無論以何種借口將舉報人的信息向被舉報人透露,均構成行政違法,造成投訴舉報人損害的,舉報人可以提起行政賠償。
4月24日,藍先生對澎湃新聞稱,其認為考試的合法真實性存疑,因此向教育局進行了投訴征詢。他不會因為此事的發生,要求相關部門和任何學校對孩子上學進行特殊照顧,僅希望有關部門嚴查違規考試的組織者,打消他心中的顧慮。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6部門聯合發文,要求規范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加強監管,禁用“近視治愈”等宣傳用語。
專家指出,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不能治愈。兒童青少年可以通過科學用眼、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等方式預防、控制和減緩近視。家長一旦發現兒童青少年視力異常,應當及時帶其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遵從醫囑進行科學矯正。
國家衛健委要求,從事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的機構或個人必須嚴格依法執業、依法經營,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愈”“近視克星”等表述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記者白劍峰)
日前,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山東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9月27日,省教育廳公布了該條例。條例覆蓋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和高等學校全日制就讀的受教育者。為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我省在學校、家庭、學生等多個方面進行規定。頗為引人注意的是,《條例》中將在校課堂學習時長、運動時間、電子產品使用、校外培訓機構規定等寫入,多方面保障學生體質健康。規定,學生在校期間每天活動不少于一小時,嚴禁學生將手機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小學在校課堂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中學不超過8小時。該《條例》將從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學生體質健康與政府政績考核掛鉤
《條例》中將學生體質健康工作提高了高度,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將其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將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納入基層公共服務體系,整合公共服務資源,協調轄區內文化體育設施的開放和利用。
同時,對學校、家庭和學生提出了各自的責任。學校應當依法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履行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職責。家庭應當支持和保障學生參與體質健康促進活動。學生應當強化自立自強、熱愛勞動、健康生活、珍愛生命的意識,主動參與體質健康促進活動。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列入政府政績考核指標、有關主管部門與學校負責人業績考核評價指標??h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將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作為評價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學生在校期間每天活動不少于一小時
《條例》規定,學校應當通過早操、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等形式,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校園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一小時。遇有極端天氣、重污染天氣,學校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減少或者停止室外體育活動,適當開展室內體育活動。要求學校不得削減或者擠占體育課時。中小學校應當每天上午統一安排三十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對當天沒有體育課的班級,應當在下午課后組織學生進行集體體育鍛煉。
學校應當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每學年對學生進行速度、耐力、柔韌度、爆發力等方面的測試,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并確保相關數據真實、完整、有效??h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體育科目納入初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范圍。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應當修滿體育課程,并成績合格。學校鼓勵和引導學生掌握至少一項體育運動技能。
學校應當每學年至少舉辦一次綜合性運動會,并經常開展以班級、團體為單位的體育競賽。學校應當制定體育運動風險防控制度和體育運動傷害事故處理預案,按照規定辦理學生傷害事故校方責任保險,鼓勵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辦理學生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學生有特異體質或者特定疾病的,家長或者學生應當及時書面告知學校。
嚴禁學生將手機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
《條例》中還針對衛生和營養進行了詳細規定,規定中小學校應當開設健康教育課,其他學校應當開設健康教育選修課或者講座。中小學校不得削減或者擠占健康教育課時。學校應當建立和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組織學生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建立學生體檢檔案。承擔學生健康體檢的機構在體檢結束后,應當作出個體與群體健康評價,提出改善學生健康狀況或者進一步檢查的建議,并向學校反饋。中小學校對學生健康體檢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告知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并配合其采取相應的干預或者防治措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披露學生體檢結果以及其他可能涉及個人隱私的內容。
中小學校應當向學生傳授科學用眼的知識和方法,組織在校學生每天至少開展兩次視力保健活動,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學生視力狀況檢測。中小學校、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閱讀和書寫姿勢,引導、督促學生控制近距離用眼時間,保證學習、生活場所良好的照明條件,預防學生視力下降。
針對學生電子產品的使用,《條例》進行了嚴格規定。要求中小學校應當加強學生在校期間電子產品使用管理,指導學生科學規范使用電子產品;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發現學生將上述個人電子產品帶入學校的,實行統一保管。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另外,《條例》還規定,禁止在中小學校內吸煙,禁止在高等學校建筑物內吸煙。學校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禁止吸煙標識。
小學在校課堂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
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成為目前社會的焦點話題,在《條例》中也對該方面進行了嚴格規定。規定中小學校應當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時間,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每天在校課堂學習時間,小學不得超過六小時,中學不得超過八小時,布置的課后作業不得超出本省中小學教學基本規范限定的作業量,保證學生有充足的體育活動和休息睡眠時間。
針對校外培訓機構,《條例》特別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加強監督檢查,規范其培訓內容、進度、時限等事項,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同時還規定,中小學校應當每學期初公開課程設置,接受學生家長監督。針對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的問題,《條例》特別規定,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衛生和作息習慣,保障學生營養均衡、睡眠時間每天不少于八小時,促進其健康成長。
山東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和教育、體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可以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社會力量提供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以及學生衛生與營養保障等專業服務。要求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應當全年向學生免費或者優惠開放,并在公休日、法定節假日和學校寒假暑假期間延長開放時間。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開放收取費用的,應當每月定期在中小學生課余時間向學生免費開放。
原標題:化解大班額 搬遷教育局只是應急之策
據湖南省新化縣教育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新化縣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6萬多人,全縣存在56人及以上大班額的班級1333個,占比37.14%;存在66人及以上超大班額的班級846個,占比23.57%。近日,新化縣教育局整體搬遷至新化縣農村公路局辦公,這已是新化縣教育局8年之內第二次搬遷辦公樓。而這次的搬遷與縣里持續上升的“大班額”現象密切相關,為了化解“大班額”,局里不得不騰出辦公樓辦學校。
所謂“大班額”問題,說白了就是,生多校少。學校所承受的生源壓力越來越大,進而呈現出學校每個班的人數劇增,超出額定人數的現象。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校的教學質量便會大打折扣。所以,“大班額”問題,便是當前教育一個疏解的重點。
顯然,新聞中湖南新化縣,便處于“今年基本消除66人大班額”目標的一個現實攻堅期。在這個特殊節點上,該地教育局也算使出了渾身解數,還以搬遷教育局的方式,將辦公室騰給學校當教室。這是應急之策,要解決根本問題,還需要治標治本。如果當地的教育資源供給不得到實質性轉變,那別說搬遷兩次教育局,就算搬遷10次,也無法治愈“大班額”背后的教育之痛。
其實,導致“大班額”問題的原因很多,比如學校建設跟不上步伐、教育發展不均衡、招生計劃不科學和盲目擇校等。但其真正癥結還是在于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與教育供給之間的矛盾?;氐骄唧w情境來說,還是應當在嚴謹規范的布局中,在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中,尋求優質教育資源的增加和合理分配。
比如,對于新化教育局而言,面對大面積存在“大班額”的尷尬情況,尋求政府財政力量與社會力量相結合的模式,大力興建學校是第一要義,過程中要盡力尋求師資和教育配套資源的及時到位,并保證其相應質量。另外,追求科學合理的招生,讓生源分配更規范,從制度設計的層面規避教育資源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的問題。
新華社福州8月7日消息,一天4門學科,一天要上七八個小時的課,上6天休1天……正值暑假,“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與多地高溫天氣同樣火熱的是校外培訓班,有的培訓班在學??荚嚱Y束當天就開班了,名氣大的培訓班甚至想報報不上。
在國家大力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的情況下,暑期培訓班為何依然火爆?在價格不菲的學費背后,到底哪些教學內容吸引著家長和學生?
有的家長抱怨“死活擠不進去”,有的學生一天上課七八個小時
記者近日在福州市榕城廣場附近看到,“全科輔導班”“保分承諾班”“名師提高班”等標語遍布各樓層的墻壁,不出10米就有一個輔導班教室。記者走進一座大樓,10余個輔導機構占據了樓內絕大多數空間。盡管是暑假,早晨8點,大樓門口已有不少背著書包的學生。
“越是成績好的孩子越是積極上補習班?!备V菔忻窕襞空f,在中考結束當天,女兒補習班的QQ群名就由“中考沖刺班”變成了“新高一暑期班”,課程在中考結束5天后開始。一天4門學科,從早上8點上到下午6點,上6天休1天。她發現,群里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都選擇連上四門。
在“福州家長幫”論壇上,一名家長抱怨,某補習機構名額太緊張,“死活擠不進去”。
火熱的培訓班給不少家庭帶來了沉重的壓力。福州那名公職人員說,孩子暑期一個月補習費用高達13000多元,而其家庭月工資總額也只有13000元左右?!皦毫μ貏e大,但是不得不補?!彼f,其他家長都在報班,學校也鼓勵家長這樣做。
在南京,記者日前在位于中山路的學而思華龍電子城教學點看到,該教學點租用了商場兩層辦公樓,有近80間教室,每間教室都坐滿了學生。記者隨機采訪幾位家長了解到,他們在暑假都給孩子報了多門課程,一天要上七八個小時的課。
南京劉女士的孩子上小學四年級,這個暑假她不僅給孩子在培訓機構報了班,還與其他家長一起“團課”——請當地有名小學的在校老師私下補課?!耙恍┢放婆嘤枡C構暑期班想報都報不上?!彼f。
劉女士給記者算了一筆報班明細賬:語文2700元,數學3000多元,英語暑期+秋季班5000多元,籃球+體能訓練2000多元,還報了一個在線一對一課程,70節課2萬元,算下來總共花了近3.3萬元。
嚴令之下依然普遍主打“提前學”,以“新”為名“升級換檔”
今年2月份,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提出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行為,要求2018年底前完成集中整治。
但是,記者走訪多家輔導機構發現,無論是市場知名度較高的大型教育機構還是普通培訓班,普遍存在提前教學的情況。
福州一名培訓機構老師介紹,暑期正是學生“升級換檔”的季節,“小升初暑期班”“新初一”“新初三”等以“新”為名的培訓班,成為市場上備受歡迎的課程。這類以“新”為名的課程內容普遍集中于下學期的課程。
一家名為“學有方”的培訓機構為“新四年級”的學生提供五期暑期培訓,在其提供的課表中有“植樹問題”等超綱內容。在另一家機構提供的“新五年級”課表中,學習內容更是連跳兩級,已經覆蓋六年級語文、數學及新概念成人版英語。
記者調查發現,暑假報班低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南京潘女士的孩子將升小學二年級,暑期她給孩子報了“短期班小學一年級數學一升二新生銜接課”“暑期班小學二年級數學敏學班”等多個課程。潘女士告訴記者,身邊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類似“一升二”“二升三”“三升四”等提前學課程,“家長都不想看到自家孩子在學校落后?!?/p>
除了“唯恐落后不得不補課”,記者調查還發現,培訓班的提前教學之所以火爆,部分原因是一些學校對于即將上初一或者高一的學生通常進行分班考試,考試內容往往涉及尚未學習的初中或高中內容。不少家長表示,多地教育部門早就明令禁止通過分班考試劃分快慢班,但多數學校的開學分班考依然在進行,導致家長不得不讓孩子提前學。
“本來想著孩子中考后能好好放松一下,可是高中入學第一件事就是分班考試,考完了根據分數分實驗班和普通班。不提前學怎么考出好成績?”一名學生家長無奈地說。
加強監管,培訓班應為學校教育補充
福州市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暑期培訓中存在的提前教學問題,市教育局通過聽取匯報、量化考評、實地突擊抽查等形式進行監督和治理。但實際工作中缺乏工商、消防等部門的配合,執法難度較大。而且還存在判定模糊的問題,有的機構雖然打出提前教學的幌子,但并未如實授課,僅僅是迎合家長“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需求而做的虛假宣傳。在她看來,加強聯合執法和制定明確的判定標準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此外,對于因一些學校的分班考試導致學生不得不提前學的問題,專家建議,教育主管部門應嚴格監管,發現此類現象堅決查處
多位中學老師認為,現在不少培訓班已經替代了學校教育,很多孩子不是去補習薄弱科目,而是在課外班全面接受某個科目的教學,一些大型的培訓機構都有自己編寫的教材。不少課外培訓班主要靠刷題、培訓應試技巧以及增加學習時間來提分,短期內有些確實會提升考試分數,因此受到家長們的追捧。
蘇州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大教育學院尹艷秋教授認為,學校以分數為主的評價制度給校外機構提供了市場??荚囯y度不斷提高,學校的教學內容和質量又無法滿足所有孩子,有的孩子“吃不飽”,有的孩子“吃不了”,不同需求的家長只好選擇去報課外班。
南京師范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教育科學學院教師殷飛說,教育主管部門在培訓班超綱教學、提前教學等問題的規范上應更細、更實,培訓機構應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加強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不是僅僅成為主科應試教學的延伸。而治本之策則是提高學校的教學效率、質量,構建真正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系。(本文原題為《一天上七八個小時課,有的還報不上!如此火爆的暑期培訓班教些啥?》)